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高頻熱詞, 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呢?3月26日,運銷市場部支部書記惠有社在黨課上給大家做了生動的講解。
在課堂上,惠有社從新質生產力的本質、企業生產層面、該如何去做好本職工作等幾個方面,用通俗的語言對新質生產力做了很好的講解。
產能過剩,在創新中求生存。目前,全社會運營的各行業或多或少都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由于產能過剩每一個行業都在微薄的利潤下經營,稍有不慎企業就會面臨虧損和撐不下去的壓力。要生存就要創新,用新技術、新思維整合資源,用更低的投入生產出更好的產品,提高競爭力。要在產能過剩的夾縫中深刻理解“有虧損的產品,沒有虧損的行業”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要以創新求進促進產品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科技進步,促進生產率提升。在企業生產層面,生產率的提升體現科技創新及成果應用程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契合新質生產力的“高科技”特征。企業要不斷地以先進科技為引領,及時對裝置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努力做到生產工藝行業第一,生產成本能耗行業最低、企業管理行業最優,始終在行業的競爭中處在領先的地位。積極利用科技進行產業鏈延伸,始終以新質生產力的品質,生產更高價值的產品,向人民向社會奉獻最佳產品。
求知學習,提素質適應變革。人是生產力的首要因素。只有人與勞動資料結合,才能產生社會生產力。所有的生產力要素,都是通過“人”來實現的。隨著數字化、信息化、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的大量投入,以前需要大量人工完成的工作,現在僅需要少量的人工,甚至不需要人就能完成。因此,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歸根結底是“新質”勞動者的培育和發展?,F在我們產業工人怎么成為“新質”勞動者是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在主客觀的問題上,不能過分的強調甚至夸大客觀問題,而是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發現困難不是回避,而應迎難而上,在干中學,在學中干,讓學習能力在具體的業務中凸顯出來,努力勝任超越自己的崗位,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中不能讓自己被淘汰出局。
為了讓大家對新質生產力有更明確的認識,惠有社在講課中還列舉了一些國內外在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的具體實例,促進大家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解。